2025年7月18日至20日,中国空间智能大会(ChinaSI 2025)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汇聚了国内外空间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产业专家和创新力量。厦门大学空间感知与计算实验室(spAtial Sensing and Computing,简称“ASC”)作为该领域的研究力量之一,深度参与大会组织、学术报告与成果展示,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会开幕式上,ASC实验室负责人、大会主席王程教授主持了“空间智能领域十大前沿问题(2025)”发布仪式。这些问题凝聚了领域内顶尖专家的共识,历经多轮投票遴选产生,既是对当前技术瓶颈的精准叩问,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前瞻。该议题得到了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浙江大学鲍虎军教授、北京大学陈宝权教授等与会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为未来空间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指引灯塔。
“空间智能领域十大前沿问题(2025)”发布仪式
在专题论坛环节,王程教授作为主席主持了“多模态成像与智能感知”专题论坛暨CSIG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学术年会。论坛特邀多位业内顶尖专家学者,围绕多模态成像技术、智能感知算法及其前沿应用等核心议题,从多维度展开了深入的分析与研讨,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突破和独到见解,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王程教授主持“多模态成像与智能感知”专题论坛
在“SLAM与三维重建”专题论坛上,王程教授作题为“面向城市空间智能的激光雷达感知与定位”的报告。报告直面城市空间智能应用的核心挑战,重点探讨了激光雷达感知定位以及激光雷达人体动捕与生物识别两大前沿研究方向,并系统介绍了厦门大学ASC实验室在该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王程教授还参加了“空间智能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圆桌论坛和“未来导师面对面”环节。
王程教授作报告
王程教授参加圆桌论坛
ASC实验室温程璐教授担任大会“空间智能与测绘遥感”专题论坛主席,且在“多模态成像与智能感知”专题论坛上作了题为“多模态融合鲁棒三维目标感知”的报告。报告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复杂遮挡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固有局限性,创新性地提出融合图像、LiDAR点云与4D毫米波雷达的新型感知方案,突破了传统单一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的瓶颈,增强了无人系统对动态环境的理解能力。
温程璐教授作报告
ASC实验室沈思淇长聘副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墙报(Poster)主席,组织了ASC实验室多位同学的研究成果展示。其中,ASC实验室发表于CVPR 2025的最新工作“ClimbingCap: Multi-Modal Dataset and Method for Rock Climbing in World Coordinate”被大会评选为焦点展示(Spotlight)。
ASC实验室王铮、夏启明、颜明等同学的墙报工作
ASC实验室敖晟助理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竞赛主席,组织了“语义三维重建竞赛”和“HumanSI多模态人体姿态估计挑战赛”。两项赛事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多支高校与企业队伍参与,有效推动了相关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竞赛颁奖
中国空间智能大会(ChinaSI 2025)是展示我国空间智能领域最新成果、探讨未来发展的专业学术平台。厦门大学ASC实验室深度参与了ChinaSI 2025大会的组织工作,并在学术前沿报告、技术创新展示、大会竞赛组织及学生成果交流等多个环节积极贡献,展现了实验室在空间智能基础研究与前沿应用领域的持续探索。未来,ASC实验室将继续深耕空间智能领域,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赋能贡献更多力量!
| © 2014-2021 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B602
联系电话:+86-592-258-0003